非固化防水涂料之所以被稱為 “防水神器”,除了材料本身的優(yōu)異性能,規(guī)范的施工流程更是決定其效果的關鍵。不少人覺得 “加熱涂刷就行”,但忽略了基層處理、溫度控制、卷材復合等細節(jié),最終導致防水失敗。今天就來拆解非固化防水涂料的標準施工流程,從準備到驗收一步不落,照著做能最大程度發(fā)揮材料的 “粘韌性” 和 “自愈性”。
一、施工前準備:3 件事必須做足
非固化施工的核心是 “熱熔到位、粘結緊密”,前期準備直接影響后續(xù)質(zhì)量,這 3 點缺一不可:
材料檢查:確認 “正品 + 適配”
核對非固化涂料的生產(chǎn)日期(保質(zhì)期通常 12-18 個月)、檢測報告(重點看粘結強度、低溫柔性指標),避免使用過期或非標產(chǎn)品;
若搭配防水卷材(非固化多與卷材復合使用),需提前測試兼容性:將非固化加熱后涂在卷材上,靜置 24 小時,觀察是否出現(xiàn)卷材溶脹、分層(尤其注意與高分子卷材的搭配,部分非固化可能腐蝕 PVC、TPO 材質(zhì))。
工具準備:專用設備是關鍵
非固化施工依賴加熱設備,普通工具無法滿足要求,必須備齊:
加熱設備:專用熱熔釜(容量根據(jù)施工面積選,建議 50-100L)、手持加熱槍(處理邊角);
涂刷工具:長柄刮板(寬度 20-30cm,用于大面積涂刷)、小抹子(處理陰陽角);
輔助工具:壓輥(50kg 以上,用于卷材壓實)、溫度計(監(jiān)測材料加熱溫度)、掃帚 / 吹風機(清理基層)。
環(huán)境確認:避開 “不利天氣”
施工溫度需在 5℃以上(低于 5℃需采取升溫措施,如搭建保溫棚);
雨天、雪天或基層有明水時嚴禁施工,基層含水率需≤9%(檢測方法:用塑料膜覆蓋 24 小時,膜內(nèi)無凝結水)。
二、7 步標準施工流程,每一步都有 “技術要點”
第 1 步:基層處理 ——“干凈 + 平整” 是基礎
非固化靠粘性與基層結合,基層狀態(tài)直接影響粘結力:
清除基層表面的灰塵、油污、浮漿、尖銳雜物(如鐵釘、碎石),用掃帚或吹風機徹底清掃;
基層裂縫(寬度>0.3mm)需先用修補砂漿填充壓實,凹陷處用水泥砂漿找平(平整度誤差≤5mm);
陰陽角需做成圓弧角(半徑≥5cm),避免直角導致涂料堆積或卷材開裂。
第 2 步:材料加熱 ——“溫度夠 + 融化勻” 是核心
非固化常溫下是固態(tài),必須加熱至流動狀態(tài)才能激活粘性,這一步是施工的 “靈魂”:
熱熔釜加熱:將非固化涂料切塊放入熱熔釜,設定溫度 180-200℃(不同品牌略有差異,需按說明書調(diào)整),持續(xù)攪拌 30-60 分鐘,直至材料完全融化、無顆粒(像濃稠的蜂蜜狀);
溫度監(jiān)測:用溫度計插入料中,確保溫度穩(wěn)定在規(guī)定范圍(低于 160℃粘性不足,高于 220℃會破壞材料性能);
注意:禁止用明火直接烘烤涂料(易局部碳化),熱熔釜需接地防漏電。
第 3 步:涂刷附加層 ——“薄弱部位” 先加強
陰陽角、管道根部、后澆帶等是滲漏高發(fā)區(qū),必須先做附加層:
附加層寬度≥50cm(每側≥25cm),用小抹子將加熱后的非固化涂料均勻涂刷在這些部位,厚度 1.5-2mm;
管道根部:涂料需包裹管道一周(高度≥10cm),形成 “防水套”,確保與管壁緊密貼合,無氣泡。
第 4 步:大面涂刷非固化 ——“厚度均勻 + 無漏涂” 是關鍵
附加層固化(不粘手)后,開始大面積涂刷:
用長柄刮板蘸取融化的非固化涂料,按 “先遠后近、先高后低” 的順序涂刷,厚度控制在 1.5-2mm(用量約 2-3kg/㎡),誤差不超過 ±0.3mm;
涂刷時刮板要平穩(wěn)推進,避免出現(xiàn) “露底”(漏涂)或 “堆料”(局部過厚),若發(fā)現(xiàn)氣泡需立即刺破并補涂;
同一區(qū)域涂刷需連續(xù)完成,避免中途停頓導致接茬處出現(xiàn)分層。
第 5 步:鋪貼防水卷材 ——“趁熱貼合 + 壓實” 是重點
非固化涂刷后需立即鋪貼卷材(趁材料仍有粘性,通常 30 分鐘內(nèi)),這一步?jīng)Q定復合防水層的整體性:
卷材鋪設方向:屋面坡度<3% 時平行于屋脊鋪貼,坡度>15% 時垂直于屋脊鋪貼,避免下滑;
搭接寬度:長邊≥100mm,短邊≥150mm,搭接處需額外涂刷一層非固化(厚度≥1mm);
壓實方法:用 50kg 以上的壓輥從卷材中間向兩邊碾壓,排出空氣,確保卷材與非固化完全貼合(空鼓面積不得超過 5%,單個空鼓直徑<50mm)。
第 6 步:節(jié)點加強 ——“細節(jié)決定成敗”
陰陽角、管道根部、落水口等特殊部位,需做二次加強處理:
陰陽角:在已鋪貼的卷材上,再加鋪一塊 50cm 寬的卷材附加層(與大面卷材垂直鋪貼),用壓輥壓實后,邊緣刷密封膠;
管道根部:卷材鋪貼至管道周圍后,用剪刀在卷材上剪出 “十字口”,套入管道,再將卷材向上翻折 10cm,用密封膠封邊;
落水口:卷材需鋪入落水口內(nèi) 5cm 以上,與口壁粘結牢固,周邊用非固化填滿壓實。
第 7 步:收頭處理 ——“密封到位” 防翹邊
卷材鋪貼完成后,所有邊緣(如屋面女兒墻、墻面與地面交接處)需做收頭密封:
將卷材邊緣翻折至基層立面(高度≥20cm),用壓條固定(間距≤50cm);
縫隙處用密封膠填滿(寬度≥10mm),表面刮平,確保無氣泡、無凹陷。
三、施工后檢查與養(yǎng)護:3 個細節(jié)防返工
24 小時閉水試驗
施工完成 48 小時后(非固化需初步穩(wěn)定),進行閉水試驗:屋面蓄水深度≥2cm,地下室、衛(wèi)生間蓄水高度≥3cm,24 小時后檢查樓下或周邊無滲漏即為合格。
成品保護
施工后 7 天內(nèi)禁止上人踩踏或堆放重物,避免卷材被刺破;
后續(xù)施工(如鋪地磚、做保護層)時,需在防水層上鋪設木板或卷材保護層,防止尖銳工具損傷。
隱患排查
檢查所有接縫、收頭處是否有翹邊、開裂,卷材表面是否有破損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需立即修補(用加熱槍烘烤破損處,補涂非固化并補貼卷材)。
總結:非固化施工的 “黃金法則”
非固化防水涂料的施工,本質(zhì)是 “材料性能 + 施工工藝” 的結合,記住這 3 句口訣:
加熱溫度要夠(180-200℃),融化均勻是前提;
涂刷厚度要勻(1.5-2mm),漏涂堆料都不行;
卷材趁熱鋪貼,壓實無空鼓是關鍵。
只要嚴格按照這 7 步流程操作,非固化的 “粘結力”“自愈性” 就能充分發(fā)揮,讓防水層真正成為建筑的 “終身防護衣”。如果是新手施工,建議先在小面積區(qū)域試做,熟練后再大面積展開哦~
你在非固化施工中遇到過哪些難題?歡迎留言分享,一起探討解決方案!
掃碼關注更多精彩!